Wednesday, April 13, 2011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 :佛法解释物理学 语惊四座


序言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有趣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类一面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 核能、激光、电子技术,等等,一面却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它的一些基本观念。其实这些观念有大量严谨的科学根据,不过真正懂得它们的人太少,因此没有被人们重视和接受。?
下面这则消息,就说明了这种状况: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消息:霍金在昨天的科普报告过程中只赢得了两三次掌声,全场几乎没有会心的笑——他的理论太玄奥,以至于大多数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都说没太听懂。
据北京晨报报导,昨天下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排起数百米的长队。门口有人私下兜售门票--最少500元一张。询问退票的人也不少,大家都期待着一睹霍金风采。但两个小时的公众科普报告尚未结束,已有人提前退场——实在听不懂。
霍金这次讲的《宇宙的起源》,其基础是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弦论。真正懂得这个理论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敬畏、惊讶和震撼感。本文尝试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大致解说一下弦论的主要概念,以期让读者体会些敬畏和震撼,并一窥宇宙的奥秘。
我们从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施太格缪勒(Wolfgang Stegmuller)在《当代哲学主流》一书中写的一段名言开始。
他写道:"未来世代的人们,有一天会问: 二十世纪的失误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他们会回答说:在二十世纪, 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它把物质说成是唯一真正的实在)不仅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现行官方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而且即使在西方哲学中,譬如在所谓身心讨论的范围内, 也常常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另一方面,恰恰是这个物质概念始终是使这个世纪的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这就是说,一方面以"唯物主义"为标记的哲学广为流行,而另一方面"物质"究竟是什么?却又说不清。施太格缪勒正是在这里看到了"二十世纪的失误"。
你可能会问,究竟什么是物质?它为什么是科学感到最困难、最难解决和最难理解的概念
早在古希腊时代,原子论者就猜想,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永恒的砖块,万物从它所出,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世界过程绝对同一的起点和终点。物质作为普遍的、不变的东西,必然是绝对的实体和基质。实体者,"实实在在"的客体之谓也。物质及其性质必须独立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实体。
后来,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继承了上述古代原子论的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有某些绝对不变属性的质点的集合。质点概念本来是对作整体运动的固体的一种抽象,但它在液体、气体乃至热现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成功。
对于所有这些能够具有机械运动的物质形态,物理学称之为实物。在当时的自然哲学中.又称之为实体。把物质归结为物体,进而把物质看成实体,这同质量在牛顿力学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有关。
牛顿之所以把质量定义为"物质多少"的量度,就是因为在任何机械运动过程中,乃至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质量被理所当然地看成是物质本身所绝对固有的,被看成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原理的具体表现。
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认为物质是绝对实体的唯物主义成了在二十世纪处于支配地位的哲学,正如前面引用的施太格缪勒的名言所讲的。
然而,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发明的相对论开始揭示出了物质的实体观的谬误。首先,相对论证明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
想象一个人在推一辆没有任何阻力的小板车,只要持续推它,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起初像车上堆满了木柴,然后好像是装着钢铁,最后好像是装着一个地球……当小板车达到光速时,整个宇宙好像都装在了它上面——它的质量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施加多大力,它也不能运动得再快一些。
当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可物体速度的增加越来越难,那施加的能量去哪儿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爱因斯坦在说明物体的质量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不久后,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和链式反应,把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量释放出来。现在知道原子弹的人,都相信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
既然质量不再是不变的属性,那种认为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并非"实体",物质也就不能再被看作是实体。
与此同时,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迅速深入发展。在本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砖块"。1932年,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原子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以后,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看作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个层次,统称为基本粒子。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马雷。盖尔曼大胆地提出新理论:质子和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
为了寻找夸克,全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奋斗了20年,虽然一些实验现象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人们始终不识庐山真面目。
对此,粒子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
不仅如此,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
例如,通过弱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有20余种。其中,π±介子的寿命大致为2.6×10-8秒,即π±介子经过一亿分之一秒就衰变成了其它粒子。
通过电磁相互作用衰变的粒子共两种,它们的寿命就要短得多了。π0介子的寿命是0.84×10-16秒,η介子的寿命是3×10-19秒。比起π±介子来,它们的寿命竟分别要短8~11个数量级。
寿命最短的,则要算通过强相互作用衰变的"共振态粒子"(如Δ粒子、Σ粒子等)。它们的伙伴特别多,占基本粒子家族成员的一半以上,共200多种。它们的寿命之短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致于人们很难用确切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衰变过程;粒子物理学家即使利用最优的实验手段也已无法直接测量它们,而只能用间接的方法推算出它们的寿命。它们只能生活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 即寿命大致是 10-28秒。
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如何理解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建立在这些瞬息即逝的"砖块"上。
在二十世纪的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更进了一步。

什么是"弦论"呢?
爱因斯坦在后半生中,一直在寻找统一场论,即一个能在单独的包罗万象的数学框架下描写自然界所有力的理论。他渴望以前人从未成功达到过的清晰来揭示宇宙活动的奥秘,由此而展示的自然界的动人美丽和优雅。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自然界的许多基本特征。但在他去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已构筑起越来越完整的有关自然界的理论。
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个单一的理论,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追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
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力和所有基本粒子。它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论中的宇宙弦(我们把弦论中的弦称作宇宙弦,以免与普通的弦混淆)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而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
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
简言之,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末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有人会说,把物质世界看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响乐,不正是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些相同了吗?是的。按照当前流行的观点,意识是完全基于物质基础(我们的脑)而存在,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在,因为没有人在进行脑科手术时在颅骨内发现过任何有形的"意识"的存在。
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用一套乐器把它们演奏出来。但这套乐器本身并不是交响乐。意识是大脑演奏的交响乐。这个图像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开辟了新途径。
有人还可能说,无论宇宙弦多小,无论人们能否观察到它们,宇宙弦总归是客观实在,它们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因此物质世界也应该是客观实在。此话不准确。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自身,就像组成交响乐的单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乐器自身一样。
在弦论之前,物质的实在性体现在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是上百种原子,这些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基本粒子组成。这些基本粒子都被当作是物质实体,都是组成物质世界的"超级砖块",因而可以把物质世界看作是物质实体。
在弦论之中,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砖块的基本粒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种多样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物理学到此已进入了"自性本空"的境界!
有人会想,天啊!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吗?
回答是,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实在的。
我们根据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哲学家们在论述"关系实在"时,使用的哲学词汇,对你可能生涩难懂,我们还是用例子来解说。
我们看见一束红光,这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果"。这个果,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产生的。
首先,是光的波长值,借用哲学家们熟悉的语言,这是"第一类性质",这类性质还有如物体的广延性等,是物体自身内在所固有,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也不依赖它物,也就是说,它是无对而自行确立的。我们把这些第一性质,又称为"因"。
其次,我们还需要具备一些其它条作,如眼睛正好睁开,没有色盲,往正确方向看,以及眼与光源之间无障碍物,等等。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关系参量",又称为"缘"。
这些因缘聚合,产生了红光这个果。"红色"这类颜色性质是"第二类性质",其存在,至少部分地依赖于观察者。
"关系实在论"就是说,关系参量是不可消除的,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看见红光"这个果,因而是实在的。
再举一个更清楚的例子。
要得到一棵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棵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仓库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中,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棵苹果树,结出苹果来。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缘,是许多的配合条件。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恶"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种子,结出的果也就很不相同了。比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泥土里,或者施肥不够,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加上细心照料,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
由此可见,同样的因,遇到不同的缘,结出的果,便会很不相同。
同时,由于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着。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么多条件配合下产生作用,假如某个条件改变了,甚至消失了,那么,果便可能不再存在。
在苹果的例子中,如果天旱缺水,苹果树便会因之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有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以上这些关于苹果的文字,是转述潘宗光《佛教与人生》一书有关缘起法内容。所谓"关系"者,"缘"也,"关系实在论"其实与佛学缘起说的基本思想一致。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真正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回头再看一下本文起头的那则消息,不难明白为何人们难以听懂霍金的那么生动的报告,原因就是:"物质是实体"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太执着了!
佛学认为,物质世界的本质,就是缘起性空。藏识海(又名"如来藏")是宇宙的本体。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风缘引起的海上波涛。
换言之,物质世界,就是风"缘"吹奏宇宙"本体"产生的交响乐。
《入楞伽经》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流鼓冥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
这句偈语说:譬如一个大海,风平浪静,澄然湛寂,当阵阵烈风吹来时,使平静的大海,生起重重无尽的浪波。从此,便如万壑怒号,天地晦冥,再没有停息澄清的时候了。宇宙的本体——藏识海(如来藏)本是澄然湛寂,随缘常住而不变的。因内外境风的吹荡,便使寂然清净的本体,随变为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击,奔腾澎湃,便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了。
如经文所说:"青赤种种色。珂乳及石蜜。淡味众华果。日月与光明。非异非不异。海水起波浪。七识亦如是。心俱和合生。"
这句偈语说:须知世间种种色相,乃至如地下的矿物,林中的植物,与天上的日月光华等等,追溯根源,也都是由如来藏识一体的变相。这些物体和藏识,在本质上并非相异,可是当它们形成为万物之后,却不能说与心识的作用是无异的了。
譬如海水,既然转变成为波浪,波浪的形式与作用,和整个的海水便不同了;可是,波浪的根本,还是由海水所转变而来的。
由物的方面来说,万类的分齐差别(分化和归类)也都是从此一体所化生。由心的方面来说,七种识的分别作用,也都是由如来藏识所转生。又因心与物的和合,发生世间种种事情,于是,本来澄清的识海,便永无宁日了。
(按:青赤等种种物色,是指眼根色尘的对象。珂佩是指耳根声尘的对象。乳及石蜜,是指鼻根香尘的对象。淡味众华果,是指舌根味尘的对象。日月与光明,是指身根触尘的对象。)
这里,海水与波浪的关系,正是弦与音乐的关系。它们也正是物质世界与宇宙本体的关系。当我弄懂了这个道理的时候,心里充满了敬畏和震撼。
读到这里,你可能感到:"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Monday, April 11, 2011

[书评] 纪念一个家庭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坏狗


原作者:
来源Honoring the Best Bad Dog a Family Could Ever Have - New York Times
译者DroopyPapa

When John Grogan and his wife traveled to Ireland, they left behind the third member of the family: Marley, their Labrador retriever. Mr. Grogan wrote a six-page "Marley memo" for the dog sitter. This document nicely captures the pet's personality.

当约翰·杰罗甘和妻子去爱尔兰度假的时候,他们把另一个家庭成员——一条名叫马利的拉布拉多巡回犬——留在了家中。杰罗甘先生给临时到他们家照看马利的人写了长达六页的"马利备忘录"。这份备忘录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这条狗的个性。

Vitamin pill: "The best way to give it to him is to simply drop it on the floor and pretend he's not supposed to have it."

维生素片:"喂它吃的最好方法是把药片'掉'在地上,然后假装本来没想给它吃"。

Beverages: "His jowls hold a surprising amount of water, which runs out as he walks away from the bowl."

饮用水:"它的嘴里能盛下多得惊人的水,在它离开水碗时,嘴里的水还在往外流"。

Obeying commands: "It's best if you're standing and not crouched down when you call him." Sedatives for thunderstorm phobia: "One pill 30 minutes before the storm arrives (you'll be a weather forecaster before you know it!)"

听从命令:"在你唤它的时候,最好站直了,别蹲下来"。

针对雷声恐惧症的镇静药:"在风暴来临前三十分钟喂食一片(你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气象预报专家!)"。

Mr. Grogan knew the workings of Marley's mind. He makes that abundantly clear in "Marley and Me," a very funny valentine to all those four-legged "big, dopey, playful galumphs that seemed to love life with a passion not often seen in this world." It's a book with intense but narrow appeal, strictly limited to anyone who has ever had, known or wanted a dog.

杰罗甘先生知道马利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在《马利和我》中他表达得很清楚。这本书是一份充满趣味的情书,致所有那些"又大又蠢,非常贪玩,老是横冲直撞,却怀有这个世上少有的对生活的热情"的四条腿动物。这本书对任何曾经养过、了解过或是想过养狗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其他人却无法体会。

"Marley and Me" tenderly follows its subject from sunrise to sunset, from the ball-of-fluff stage to the heartbreaking farewell. In every chewed-up stereo speaker, busted screen door, purloined grilled cheese sandwich and bouquet of decapitated flowers, Mr. Grogan finds more about Marley to love.

《马利和我》将主人公的一生娓娓道来,从日出到日落,从它还是一团小毛球的时候一直到那叫人心碎的诀别时分。每个马利嚼烂的立体声音响、撞破的纱门、偷来的奶酪烤三明治或是摧残的花束,都让杰罗甘先生爱马利更多一点。

So this is a dog with a dark side. After all, the book's subtitle is "Life and Love With the World's Worst Dog." As Mr. Grogan found out when he described Marley that way in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where he is a columnist, that distinction is hotly contested; one reader said her Lab, Jason, was better qualified because he once ate a whole vacuum cleaner hose. Still, Marley was a strong candidate, and the book describes his qualifications with hilarity and affection.

这是只有着"阴暗面"的狗。毕竟,书的副标题就是"和世界上最坏的狗一起爱并生活着"。作为一个专栏作家,杰罗甘先生发现,当他在费城询问报的专栏里那样描述(马利)时,遭到了不少激烈抗议的声音:一位读者说,她的拉布拉多犬,"杰森",更当得起这一美名,因为它有次吃下了一整条吸尘器管。当然,马利仍是个实力了得的候选者,作者在书里也愉快而宠溺地描述了它的资质。

As newlyweds, the Grogans were naïve enough to fall for Marley, the bargain puppy in his litter, without meeting his father. All they knew was that this Lab was a purebred. "This was my first time rubbing shoulders with anything resembling high breeding, my own family included," Mr. Grogan writes.

当初,杰罗甘夫妇这对新婚燕尔极其天真地看上了马利这条在一片杂乱中玩耍的特价小狗,甚至没有见见它的父亲。他们所知道的仅仅是这是条纯种拉布拉多犬。"包括我自己的家族血统在内,那是我头一回接触与高贵血统相关的东西",杰罗甘先生(在书中)写道。

Only later did they realize that the "frothing, mud-caked banshee" seen briefly at the breeder's house might account for half of Marley's genes. So it made sense that Junior was rambunctious from the start. "It took him just one day to discover the best thing about his new home: toilet paper," the book recalls.

一直到后来他们才意识到可能正是在育狗所有过一面之缘的那只"嘴角流沫、浑身是泥的妖怪"决定着马利的一半基因。这么说这只小狗从一开始便桀骜不驯就可以解释通了。"只用了一天时间,它就发现了新家里最好玩的东西:厕纸",作者回忆道。

For the book's purposes, the Grogans became dog parents at the perfect time: their lives are eventful over the course of this story. At first they were carefree enough to devote their full attention to Marley, to the point where Mr. Grogan had time to speculate about his dog's inner thoughts. They often appeared to be: "Go ahead! Pick it up! Drool all over it! Run!"

从书中看来,杰罗甘夫妇在最好的时候成为了小狗的主人:在这一段故事中,他们的生活险象环生。起先,他们没有其它要照顾的事情,可以将所有注意力放在马利身上,甚至杰罗甘先生有时间来揣摩马利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看上去它似乎经常在想着:"跑过去!捡起来!流口水!跑!"

Things changed when the author's wife became pregnant. (The Grogans now have three children.) The dog's way of celebrating was to eat part of the pregnancy test kit. "Sorry to disappoint you, pal," Mr. Grogan told him while retrieving it, "but this is going in the scrapbook." Other items wrenched from Marley's jaw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is story ("so that's where my comb went!") include a paycheck and a gold necklace. The necklace incident ended happily. Maybe you don't want to know how Mr. Grogan got it back.

直到作者的妻子怀孕,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时杰罗甘夫妇已经有三个孩子了。)马利吃掉了一部分验孕棒来表达它对此事的庆祝。"很抱歉,要让你失望了,伙计",杰罗甘先生夺回验孕棒,一边对马利说,"但这个是要被贴到剪贴簿里的"。在故事中从马利口中夺下的其它东西("啊,原来我的梳子在这儿!")包括一张支票和一条金项链。项链事件的结局很愉快,(不过)也许你并不想知道杰罗甘先生是怎么把它找回来的。

Only occasionally does "Marley and Me" contrive sitcom-ready situations. It's hard to believe that the author, even in the most amorous mood, could have mistaken Marley's warm breath for his wife's until he smelled Milk-Bone biscuits. And the image of a man being slurped on a moving toboggan by a pesky dog is too cartoonishly good to be true - unless the reader realizes how much universal Lab behavior is immortalized here. When Marley lands a movie role and finds a new way to mess up his walk-on-a-leash scene in each successive take, Mr. Grogan's description has a riotously authentic ring.
《马利和我》偶尔会去刻意安排达情景喜剧的场景。即使作者再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也很难相信他居然会将马利呼出的热气和他老婆的弄混,一直到闻到"牛奶骨头饼干"的味道才反应过来。另外,一辆下滑的雪橇载着一只正在舔舐主人的缠人的狗,这情景也因为过于漫画而不像是真的——除非读者能够认识到这里所纪念的是多么常见的拉布拉多行为。当描述马利成为电影中的角色,在戏里成功地搞砸每一个遛狗片段时,杰罗甘先生的语气都极其生动真实。
Eventually a shadow falls over this story. Though the book is full of tail-thumping enthusiasm, there comes a time when Marley just can't shred the furniture any more. "I coaxed him along, calling out words of encouragement, but it was like watching a toy slowly wind down as its battery went dead," Mr. Grogan writes, about walking with Marley up a familiar hill. "Marley just did not have the oomph needed to make it to the top."

慢慢地,故事笼上了阴影。尽管整本书充满着啪啪甩打尾巴的热情,马利不再有力气撕碎家具的时候最终还是到来了。"我一路哄它,说着鼓励的话,但那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件玩具因为电池耗尽而慢慢停下",在描述带马利到一个常去的小山散步时,杰罗甘先生这样写道。"马利已经没有精力爬到山顶"。

But Mr. Grogan describes even his dog's decline in terms of mischief. Though losing his hearing, Marley could (and did) still steal food from the kitchen counter; he just couldn't tell that he was about to be caught in the act. The book continues to record his antics. But it also captures the four-hanky nobility of Marley's struggling through his last days.

然而在杰罗甘先生的描述中,他的狗即使在衰老后仍然伴随着恶作剧。尽管失去了听力,马利仍然能够(并且真的那样做了)从厨房厨台偷吃的东西,它只是不知道它将当场被抓住。书中继续记录着马利的种种滑稽行为,但同时也记下了它在生命的最后时日里同死神作斗争的催人泪下的高贵品质。

Mr. Grogan keeps the book agile by sticking to Marley-centric episodes and by locating a crazed bit of Marleyness in any event he describes. He admits with shame that even while reporting on the second anniversary of the Sept. 11 crash of United Flight 93 in Shanksville, Pa., he could not keep the love and loss of Marley off his mind.

杰罗甘先生将书写得灵活自如,全书贯穿着以马利为中心的段落,并在描述每件事时都加入了一点马利型的狂热元素。他惭愧地承认,即使是在尚克斯维尔(译注:911事件中的劫机失事地点)报道911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坠毁事故两周年纪念活动时,他仍无法驱赶脑中对马利的爱以及失去它的悲痛

Sunday, April 10, 2011

android手机上的ssh

准备工作
1、不用说,Android手机一部,系统在1.6以上的应该都能用(我的配置是HTC Vision + CM 7 rc4)
2、VPS或者SSH一个,听说有一些国外免费空间有提供SSH,可以尝试用来翻墙。但免费的总觉得不保险,我一直是用自己买的DiaHosting,速度很不错,延迟一般在200MS左右
3、SSH Tunnel (下载链接) 这个软件是免费滴

说明

俺这是小白教程,高手不要来砸场子,有问题欢迎联系 @hfcorriez

使用SSH Tunnel代理过程

1、安装好SSH Tunnel

那个叫安全隧道的就是
2、SSH设置

设置SSH主机地址,端口,用户名,密码
3、配置代理模式


推荐使用Sock5代理,可以浏览HTTPS的网站
点击为"应用设置代理",可以进入该界面,选择需要代理的应用(如果手机root过,可以开启全局代理)
5、开启SSH Tunnel
需要代理的时候点击安全隧道开关即可(总觉得这个设计不是很合理)

连接成功后,会在通知栏弹出提示
6、尽情享受开放的网络世界吧
Twiiter客户端可以用了,oye

我为默认浏览器加了代理,直接上Twitter没什么问题

结束语

wifi切换到手机网络时候会掉线,自动恢复后无法使用,必须要重连,总之还不是很稳定。能再给力点么?

周闻通的訊息



這則訊息的連結:
https://profiles.google.com/flyingchow/posts/JbtaH4g8mUK

上午9:45 周闻通: 全世界在看 The World Is Watching - 爱艾未未 -Love Ai Weiwei

中国:
  1. 外交部:4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记录(相关内容已河蟹)
  2. 环球时报: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
  3. 环球时报:是谁在严重违背法律精神
美国:
  1. CNN: Chinese artist Ai Weiwei reportedly detained
  2. Amnesty International: CHINA DETAINS AI WEIWEI AS WARNING AGAINST DISSENT
  3. NYTimes: China Takes Dissident Artist Into Custody
  4. CNN: Ai arrest highlights China's crackdown
  5. WSJ: China Admits Artist Is Under Investigation
  6. CSM: Ai Weiwei: Why does he make Chinese authorities nervous?
  7. Chicago Tribune: Britain, Germany, US urge China to free Ai Weiwei
  8. Baltimuore Sun: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transcript removes all references to detained artist Ai Weiwei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记录中关于艾未未的内容都清除)
英国:
  1. The Economics: The Law in China - A spear not a shield (Ai Weiwei's detention is part of a worrying trend in China) (翻译:中国的法律是狼牙棒,不是挡箭牌
  2. The Independent: Arts community unites to call for release of dissident Ai Weiwei
  3. BBC中文:音频:艾未未“已做好入狱准备”
  4. The Guardian: Our fears for the fate of Ai Weiwei (附508英国学者艺术家集体签名)
  5. BBC中文:美英法等国呼吁中国立即释放艾未未
爱尔兰: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荷兰:
澳大利亚:
瑞士:
意大利:
日本:
韩国:
挪威:
芬兰:
瑞典:
巴西:
西班牙:
俄罗斯:

Personal Blogs 个人:

致胜一周年


Followers